亳州市文化馆致力于文化惠民工程管理和服务效能提升,做好免费场馆开放工作,做好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数字化服务,开展好各类群众文化活动,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,做大做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。
整合资源,实现共建共享。市文化馆与文化馆系统外的各类机构合作开展社会化分馆、合作共建、委托运营、吸纳社会捐赠等。深入基层开展群众性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2020年亳州市共开展乡村春晚活动212场 ,现场观看54229人次,线上观看人次370.16万。统筹全市表演艺术类培训机构系统的力量和资源,广泛开展便民惠民的文化服务,与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合作开展培训课程与多元文化交流。“人人有艺”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公益培训活动,八期课程共开设公益班级315个,惠及学员13600余名;创建亳州文化大讲堂,已开展49期,内容涵盖讲座、儿童剧、音乐会、汇演、现场教学等,吸引上万人参与现场活动。
创新文化服务内容,做好场馆免费开放。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,市文化馆利用馆舍开展演出、视听、展览、阅览、游艺、培训(含讲座、辅导)、免费提供排练场地等;通过微信公众号、文化云、网站、抖音等向群众提供信息发布、预约报名、资源检索、慕课学习及大数据分析等服务项目,实现了互联互通、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良好成效;设置电子屏、宣传栏、电子一体机、数字文化资源阅览器、雷锋志愿者服务台等向群众提供各类体验活动,提高文化艺术普及的趣味和体验感。
组织社会力量,丰富文化志愿服务和流动文化服务。市文化馆开设“流动文化馆”暨非遗进校园、进社区活动,充分发挥文化馆的社教作用;招募馆办团体送演出进社区活动,进一步丰富了夜间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产品,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。下一阶段,市文化馆将指导更多热爱文艺、乐于展示、善于组织的群众文化人才,积极参与到亳州市群众文化建设,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,共建幸福美好和谐家园。